友谊新闻

从失利到勇夺2024中国少林功夫之星仅用一周,14岁少年孟子凡的蜕变之旅

发布时间:2024-08-20

  在一些孩子还在沉迷于游戏和电视的时候,他已经手握长棍,在晨曦中舞动;一些孩子还在抱怨作业时,他已经勇夺2024少林考功中国境内功夫之星;一些孩子还在缠着父母接送时,他已经自己坐飞机往返兰州郑州……

  14岁少年孟子凡,用他的汗水和努力,在武术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

  考功大赛:从挫败到辉煌的蜕变

1.png

  七星拳和阴手棍是孟子凡为2024世界少林考功大赛这场汇聚了全球功夫精英的盛会准备的参赛项目。然而就在赛前一周,这两项技艺在另一场重要赛事——武术联合会杯中,却未能为他带来理想的成绩。

  “人一多,我就紧张,就没发挥好。”说到那次失败,孟子凡挠挠头,十分不好意思。

  因紧张而影响状态是很多孩子都会有的问题。教练也鼓励孟子凡:“下周的比赛也很大,还有很多外国人,之后肯定还要有更大的比赛,难道一辈子都要被心魔打败吗?”

  于是,一周内,孟子凡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自我修正与强化训练中。教练的悉心指导与针对性训练,如同一把钥匙,逐渐打开了他的心门。

  及至考功大赛,孟子凡仿佛进入了一种“心流”状态,每一次比赛、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而精准。甚至决赛结束,他还沉浸在忘我的状态里,领奖台都是被工作人员推着上去的。

  更有趣的是,决赛中孟子凡与一位非洲功夫爱好者同台竞技,尽管语言不通,候场时两人通过连说带比划的方式,默契地商定了上台站位和活动范围。赛后,这位新朋友热情地给孟子凡递上矿泉水,和他握手、拥抱。

  这一幕成为了孟子凡心中难忘的温暖记忆,教练常说的功夫联通全球、跨越国界、展现友谊与尊重的这一职能,在他心中终于化为具象的经历。


  学习之路:文武双全,历史为伴

2.png

  练功之外,孟子凡最爱的就是读书。他的语文成绩尤为突出,还对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。

  这份热爱源自一次偶然的机会——在学校阅览室借阅的《三十六计》引他入了门。书里每一个计谋、每一个成语背后的故事,都如同磁石般吸引着他,让他逐渐沉迷于那片的天地。

  受《三十六计》的启发,孟子凡对三国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尤其是那些智勇双全的军师与英勇无畏的将军们——诸葛亮的神机妙算、司马懿的深沉内敛、关羽的忠义无双、赵云的英勇善战——成为了他心中的偶像。

  孟子凡最喜欢历史课,他初一的历史老师张瑞丽寓教于乐,将有厚度的历史化繁为简,在课上融入新式的视频解说、纪录片剪辑,让这群精力格外旺盛的学生能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上。

  习武与学史相辅相成,历史中的英雄事迹对每一个习武的孩子来说,不仅能激励他们在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,也让他们有勇气面对每一次挑战与机遇。


  生活中的小大人:独立与童真并存

6.png

  生活中,孟子凡也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与稳重。从11岁开始,他就能够独自乘坐飞机返回甘肃与家人团聚。

  妈妈起初满心担忧,但看到孩子从四五岁就开始在外习武所锻炼出的独立能力,以及友谊学校提供的送站服务和机场对独自出行儿童的特别关照,最终还是放心地放手让他去飞。

  毕竟还是个孩子,谈及多年独自坐飞机的经历,孟子凡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旅途的孤独或紧张,而是机场里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儿童乐园。少年的忧虑与快乐如此纯真,如同初夏草叶上的露珠,晶莹剔透,每一份情感的流露都直接而真实。

  春节期间,孟子凡更是亲戚间的小明星,在各个家庭间“巡回演出”,用一套套精湛的拳法为长辈们送去新春的祝福与欢乐。这份特别的年味,加深着孟子凡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系,也让亲戚朋友看到了习武给孩子镀上的光芒与潜力。

  孟子凡的故事,是关于勇气、坚持与成长的,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武双全、独立自信的少年形象。

  十几岁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。在这个阶段,他们逐渐学习如何用心去感受生活,用爱去拥抱世界;学习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,也要保持一颗勇敢而乐观的心。

  而习武也会是这段旅程中不可或缺的篇章:强健体魄、锤炼意志;大勇至善,习武让孩子们学会了超越自我,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去理解世界、关爱他人……

  所有学生在少林友谊学校这一国际性平台上度过的宝贵时光,将成为他们少年时代最闪耀的记忆,为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铺设下最坚实的基石。(文:黄一迪;校对:江娟娟;责编:韩飞)